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

对话金小凤:从傣乡走出的天籁之音

时间:2025-11-07 16:55:44 阅读量:0 来源:

在音乐的广袤星河中,总有一些名字如璀璨星辰,照亮人们的心灵。金小凤,这位著名的傣族歌唱家,以其独特的嗓音和对傣族音乐的深情演绎,成为民族音乐领域的一颗耀眼明星。

 

1603e3f2c844f81cff1d4b92bd6fa71f.jpg

 

近日,拥军爱警网副总监苏建栋有幸对金小凤进行了专访,一同探寻她充满传奇色彩的音乐人生。音乐之路:始于热爱,成于坚守苏建栋(以下简称“苏”):金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专访。

首先,想请您谈谈是如何踏上音乐这条道路的?金小凤(以下简称“金”):你好!我从小就生活在美丽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那里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深深滋养着我。

 

6b1713d7a2222f1c4fc1a786d4ef12e5.jpg

 
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我自幼就对唱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经常跟着长辈们学唱傣家山歌 ,那时候唱歌就是我最快乐的事。1973年,15岁的我幸运地被招入德宏州民族歌舞团,从此正式开启了我的音乐之旅。苏:在早期的艺术生涯中,有哪些经历对您的音乐风格形成产生了关键影响呢?金:刚进歌舞团时,团里规模小,我不仅唱歌,还演话剧、当主持、表演舞蹈 ,可以说什么艺术形式都接触了。

 

9baca15de9748145ef1692d10a560e58.jpg

 

这段经历让我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也让我对艺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在歌舞团里,我经常向老一辈艺术家请教,他们丰富的经验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都为我的唱功和舞台经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76年,我第一次离开家乡到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当时从芒市坐4天汽车到昆明,再坐三天三夜火车才到北京 。路过天安门时,我心情无比激动,那时就立志一定要把云南德宏的音乐唱到更广阔的舞台。

 

669a2caa0da66fa9524df8cf9540e673.jpg

 

那次演出我一人扮演3个角色,还荣获了个人金奖,这也成为我艺术道路上重要的起点。求学深造:专业打磨,绽放光芒苏:后来您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这段学习经历给您带来了哪些改变呢?金:随着出访演出的增多,我越发觉得自己的文化知识储备和艺术造诣不够,于是在1981年,我有幸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师从祁玉珍、金铁霖教授 ,接受系统的音乐教育。

在那里,我学习了科学的声乐发音方法,对音乐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段专业学习经历,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让我有了更深厚的底气去传播云南民族文化。苏: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后,您回到了德宏州歌舞团,之后在艺术上取得了众多辉煌成就,能和我们分享一下吗?金:回到家乡后,我继续努力,希望能让更多人听到德宏的声音。

1983年,我演唱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举成名 。这首歌原本是电影《勐垅沙》中的合唱插曲,我小时候就被它优美的旋律吸引,后来征得原作者杨非老师的同意,将其改成独唱歌曲,还增加了傣语演唱部分 ,没想到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1984年,我获得全国首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优秀奖;1989年荣获“全国民族唱法十大女高音歌唱家”称号 ;1990年、1991年、1992年、1993年,我先后在北京、上海、昆明和家乡德宏成功举办个人演唱会 ,成为云南第一个在首都举办个人演唱会的民族歌唱家,有幸在2014年得到云南省政府和德宏州政府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协同学生再次在北京保利剧院举办两场音乐会,音乐会取得圆满成功并得到一致好评。

经典背后:创新演绎,文化传承苏:您演唱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月光下的凤尾竹》等歌曲成为经典,在这些歌曲的演绎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吗?金:就像前面提到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改编的过程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而《月光下的凤尾竹》与我也缘分不浅。1979年,施光南老师和倪维德老师来德宏采风创作这首歌时,我是陪同工作人员之一 。

1982年我在中国音乐学院上学时,施光南老师来找我,建议我演唱这首歌。我们在琴房即兴演绎,配合得非常默契。当时我还提议在“月光啊”的尾音部分加一点傣族特色的滑音和颤音 ,施老师同意了。

后来有一次在东欧演出,我演唱这首歌时,全场一开始鸦雀无声,我还以为唱砸了,结果最后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了音乐无国界的魅力。苏:您一直致力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在您看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民族音乐呢?金:现在民族音乐越来越受关注,但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的问题。

我觉得首先要从教育抓起,培养更多热爱傣族音乐的人才。我也一直在努力,比如2013年回乡选拔收徒 ,希望能为少数民族音乐传承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在音乐创作上要与时俱进,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让少数民族音乐更符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公益情怀:为人民歌唱,传递温暖苏:听说您多次到前线慰问演出,能和我们讲讲那些经历吗?金: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我两次到前线慰问演出。

第一次作为全国青年委员参加全国青年委员会组织的慰问,当时能清晰听到炮弹声 ,战士们紧紧握住我们的手,满眼热泪,他们保家卫国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

第二次是随云南省组织的慰问团到岗哨慰问,当时只有一名战士在岗哨,天空下着雨,我们撑着伞为他演唱 ,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离开时,战士们还送了我们用罐头瓶种的兰花 ,这些兰花我带回德宏,每当看到它们,就想起那些最可爱的人。

回到昆明后,我们还到收治部队伤员的医院慰问,看到受伤的战士,我心里非常难受,就一个病房一个病房地为他们演唱 ,嗓子都唱出血了,但还是觉得不能完全表达我对英雄的敬意。

从那时起,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坚持为人民歌唱,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歌唱。苏:您多年来在音乐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还积极投身公益,您觉得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金:我觉得自己的成就离不开党和人民的培养,我有责任把民族音乐文化传播出去,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民族音乐。

同时,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歌声,为那些需要温暖和力量的人带去慰藉,为社会传递正能量。在这次专访中,金小凤老师用她质朴而真挚的话语,向我们展现了一位民族歌唱家对音乐的热爱、对文化传承的担当以及对人民的深情。她的音乐之路,是一部充满奋斗与奉献的传奇,激励着更多人去追寻梦想,为民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3677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