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

吾诗“大梦几人详”:一场叩问生命本质的哲学自白

时间:2025-10-14 11:28:38 阅读量:0 来源:

写下“大梦几人详”五字时,雨刚歇,晚风携着凉意穿过窗棂,案上残酒尚温,蝉鸣与荷香在暮色里交织——耳畔忽又响起瓦依那乐队《大梦》里那句直抵人心的叩问:“如果生命只是大梦一场,你会怎么办”,而东坡先生“世事一场大梦”的慨叹也随之漫上心头。这寻常的雨后黄昏,瞬间让我撞见了生命最本真的模样:我们总在柴米油盐的奔忙里认他乡为故乡,在功名利禄的追逐中以虚幻为真实,仿佛身处东坡笔下那场宏大却不自知的“世事大梦”,唯有偶尔的片刻清醒,才敢循着《大梦》的追问,再叩问一句:这世间的“大梦”,究竟有几人能真正读懂?

 

4cd22e44f34920dd05beda71857d1c59.jpg

 

青年画家李龙绘画作品

 

我笔下的“大梦”,从不是夜阑人静时的酣眠之梦,而是人类存在境遇的隐喻,是东坡“世事一场大梦”的深层注解,更是对瓦依那《大梦》“如果生命只是大梦一场”的哲学回应。早年间读《庄子》,见“庄周梦蝶”一章,总为“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所震撼——庄子以一场蝶梦,消解了现实与虚幻的绝对界限,也道破了人类认知的困境。后来又读佛家典籍,“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八字如惊雷,才知世间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生,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东坡一生颠沛,从黄州贬谪到儋州漂泊,却以“世事一场大梦”的豁达接纳境遇;而我们被时间的线性洪流裹挟,在空间的有限维度里辗转,经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却总把“活着”当成“存在”,把“生存”等同于“生活”,忘了回应《大梦》的追问、忘了追问“我为何在此”——这份对本真存在的遗忘,便是“大梦”的内核。 若说“大梦”是对存在状态的描摹,那“几人详”便是我对人类认知困境的叩问,是对东坡“世事一场大梦”的延伸思考,也是对瓦依那《大梦》“如果生命只是大梦一场,你会怎么办”的深层回应。“详”字,于我而言不只是“知晓”,更是“觉醒”——是从混沌的梦境中挣脱,看清生命本质的澄澈。可这份觉醒,何其艰难?自启蒙运动以来,世人总以为凭理性便能洞悉万物,可康德说“二律背反”,道破理性只能触及现象界,无法抵达本质的“物自体”;尼采喊出“上帝已死”,打破了传统价值的桎梏,却也让人类陷入价值虚无的迷雾。我们能领会东坡“世事一场大梦”的通透,却难答《大梦》的追问,即便能用理性分析四季更迭、计算星辰轨迹,依然读不懂“大梦”的真相——因为理性困在经验的牢笼里,而存在的本质,恰在牢笼之外。

f9b62683dfbe6681322123bd80fa7a3b.jpg

郭关绘画作品

 

更令人慨叹的是,觉醒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直面虚无的勇气,需要回答《大梦》“你会怎么办”的底气。当一个人从“大梦”中惊醒,最先撞见的便是生命的短暂与世界的虚幻:我们追求的功名利禄,终会随时间消散;我们珍视的亲情友情,也难逃别离的宿命。这份虚无,足以让多数人退回梦境——毕竟在梦里,有他人的期待作标尺,有社会的规范作依托,即便混沌,也能避开《大梦》的追问,获得虚假的安全感。就像加缪笔下的西西弗斯,明知推石上山是徒劳,却仍愿重复这一行为,只因“徒劳”本身,成了对抗虚无的慰藉。我写“几人详”,正是见透了这份普遍的生存困境:古往今来,能如东坡般在颠沛中守豁达,能直面虚无、坦然回答《大梦》追问,冲破认知牢笼的人,终究是少数。 如今身处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大梦几人详”更该是一面照见自我的镜子,映照着东坡“世事一场大梦”的哲思,也呼应着瓦依那《大梦》的追问。科技把我们卷入信息洪流,短视频切割着注意力,算法推荐编织着信息茧房,我们在即时满足的快感里,渐渐失去了深度思考的能力,忘了追问生命的意义;消费主义把价值与物质绑定,我们追逐名牌、豪车、豪宅,却忘了问自己“真正想要什么”,避谈《大梦》的叩问;社会竞争催生的焦虑,让“忙碌”成了“充实”的代名词,我们在内卷的循环里疲于奔命,却从未停下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这何尝不是“大梦”的新形态?它更隐蔽,也更易让人沉沦。

 

374a8aee574439b3460d6fd8719ee902.jpg

 

朱贵行书法作品《大梦几人详》

 

可即便如此,我仍不愿放弃对“觉醒”的期待。我始终相信,觉醒的种子就藏在每个人心里,只需一点契机便能萌发:或许是听瓦依那《大梦》时,被“如果生命只是大梦一场,你会怎么办”的追问击中;或许是读东坡诗词时,被“世事一场大梦”的豁达感染;或许是某个深夜的独处、一次意外的别离。当我们开始反观内心,便会发现那些外在的追逐,不过是梦境的点缀;当我们学会超越功利,把目光从物质转向精神的成长,便会在阅读、创造、奉献中找到生命的温度;当我们有勇气直面虚无,便能坦然回答《大梦》的追问——明白“存在先于本质”,生命的意义,从来不是被赋予的,而是靠自己的选择与行动创造的。 常有友人问我,“大梦几人详”的答案究竟是什么?其实我写下这句诗时,便没想过给出标准答案。它藏在东坡“世事一场大梦”的通透里,藏在对瓦依那《大梦》“你会怎么办”的回答里,更藏在每个“我”的选择中——你是否愿意停下奔忙的脚步,挣脱认知的牢笼?是否愿意在碎片化的时代里,为自己留一方静心思考的空间?是否愿意在认清“大梦”本质后,坦然回答《大梦》的追问,依然选择热爱生活、创造意义?

 

76c9de6b9d0599eadd479b2f4d704484.jpg

 

孙庆龙作品《大梦几人详》

 

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心中贼”,便是我们对“大梦”的沉迷,是对《大梦》追问的回避。我这一生,或许也无法完全挣脱梦境,但我仍愿以“大梦几人详”为念,怀揣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带着回答《大梦》追问的勇气,在清醒与混沌之间,守住一份对生命本质的追问。毕竟我始终相信,即便“大梦”虚幻,只要我们有觉醒的意识、创造的勇气,便能在梦里种下真实的花——这花,便是生命的意义,是超越时空的永恒光芒,也是对《大梦》追问最有力的回答。

作者简介:朱贵行,八大后人,著名青年书法家,现为北京理工大学留学生中心外聘书法老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3677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