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为墨,书写新时代书香底色——苏文专访公益践行者苏青刚
“书香中国推选活动的核心,是发掘那些以毕生之力传递温暖、播撒文明火种的践行者。”书香中国新时代杰出人物推选活动组委会主任苏文的开场白,为这场专访奠定了温情而厚重的基调。在石家庄清晨的暖阳中,他与河北省善行使者公益协会常务副会长苏青刚相对而坐,从十年爱心豆浆的坚守到寒冬送暖的奔波,探寻一位普通公益人如何以善举为笔,在燕赵大地上书写出新时代最动人的书香篇章。“第一次见到凌晨四点的石家庄,是被环卫工人的身影打动。”谈及公益初心,苏青刚的目光里满是温情。2015年,他留意到南三条市场附近的环卫工人常常凌晨劳作却喝不上一口热水,便牵头发起“舍得豆浆送温暖公益行”项目。从此每个周六凌晨,他都会带领志愿者提前亮起商铺的灯光,烧水、冲豆浆、煮鸡蛋,将热气腾腾的早餐送到环卫工人手中,这一做便是十年。

“10万余枚鸡蛋,5万余杯豆浆,不是冰冷的数字,是每个寒冬里的温暖约定。”苏青刚笑着说,如今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企业加入进来,近3000人的志愿者队伍,让这份温暖成了这座城市的固定底色 。苏文听得认真,随即问道:“在公益路上,是什么支撑你十年如一日坚守?又如何理解公益与书香文化的关联?”“是‘舍得’二字,更是被需要的力量。”苏青刚的回答朴实而坚定。他回忆起寒冬里环卫工人接过早餐时竖起的大拇指,想起暖冬行动中困难群众眼中的光亮。

2024年寒冬,他带领志愿者奔赴井陉县辛庄村和平山县望南峪村,为特困家庭送去米、面、油等慰问物资,挨家挨户叮嘱保暖;中秋送月饼,端午送粽子,开学季为孩子送校服,生日时陪福利院的小朋友切蛋糕,这些细碎的善举串联起他的公益轨迹。在他看来,公益与书香本质相通:“书香是文化的滋养,公益是心灵的滋养。就像爱心早餐不仅暖身,更暖人心;书香不仅启智,更育人品。我们做公益,就是把‘仁善’这个最朴素的文化基因,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这份“以善化人”的坚守,恰是苏文心中“新时代杰出人物”的核心特质。

“书香中国不是单纯的读书推广,而是要发掘那些用行动诠释文化内涵的践行者。”苏文感慨道,苏青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十年早餐、无数次奔波,让“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精神落地生根,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善”基因在当代焕发活力,这正是书香文化最生动的实践表达。谈及公益的未来,苏青刚眼中满是期待:“希望更多人加入进来,让爱心像书香一样,浸润到每个角落。”

他始终相信,公益不分大小,哪怕只是一杯豆浆、一件棉衣,只要坚持,就能汇聚成改变世界的力量。如今,他的善举已结出累累硕果,“河北省优秀志愿者”“石家庄市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正是社会对这份坚守的认可 。专访尾声,晨光已洒满街头,远处传来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苏文动情地说:“苏青刚先生用十年坚守诠释了何为‘善行使者’,他的行动就像一束光,既温暖了他人,也照亮了新时代书香文化的践行之路。”苏青刚则谦逊表示,自己只是公益路上的“拾薪者”,希望通过书香中国的平台,让更多人感受到善的力量,让仁善之风与书香之气相融共生,滋养出更美好的社会风尚。以善为墨,可绘温暖长卷;以心为纸,能写书香华章。苏青刚用十年公益践行,让爱心与责任成为新时代最动人的文化注脚,也为书香中国建设注入了最温暖的民生力量。正如书香中国新时代杰出人物推选活动的初心,正是要发掘更多这样的平凡英雄,让善举传递,让书香致远,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
无相关信息
热度排行
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