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

京蒙情深暖夕阳 心理帮扶筑幸福:科右中旗构建全域为老服务新范式

时间:2025-08-22 17:56:36 阅读量:3 来源:

在乡村振兴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背景下,2025年海淀区京蒙协作项目在科右中旗创新实践,通过"专业服务+文化融合+在地赋能"的模式,打造出全域覆盖的为老服务新范式,为农村牧区养老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一、精准回应需求,构建三层服务体系

项目直面牧区养老痛点,针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意识薄弱、心理健康风险识别不足等问题,构建了系统化解决方案:

一是建立"预防-筛查-干预-跟踪"全流程机制。通过300人次心理健康筛查建立动态档案,运用"科尔沁民歌回忆圈""安代舞蹈疗愈"等本土化方法开展15场心理团体活动,将心理干预融入文化传承。北京专家郑兴学教授的慢病管理讲座和义诊,帮助老人掌握自我健康管理技能。

二是创新艺术疗愈与身心共健模式。在西日嘎嘎查、哈日道卜嘎查等活动现场,"曼陀罗绘画疗愈"工作坊让老人在创作中获得内心平静;民歌律动活动中,老人们随着科尔沁民歌曲调轻轻拍手律动,脸上绽放出久违的灿烂笑容。

三是构建多元协同支持网络。项目联动当地民政、嘎查委员会、养老机构等力量,建立"老年人心灵驿站",开展12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100小时远程心灵陪伴服务,形成"专业机构+本地组织+志愿者"的可持续支持体系。

二、文化融合创新,激活在地服务活力

项目特别注重文化敏感性与在地化融合:"我们将蒙古族刺绣、民歌安代舞等非遗元素融入团体活动,这种尊重文化本底的工作方法,大大提高了老人的接受度和参与度。"项目负责人吕淼老师介绍。

在吐列毛杜嘎查,艺术治疗师将曼陀罗绘画与蒙古族图案结合,老人们在绘制传统纹样过程中既传承了文化,又获得了心理疗愈;在赛罕化嘎查,"安代舞蹈疗愈"工作坊让老人们在传统歌舞中舒展身心,重拾生活热情。

三、成效与启示:打造可复制帮扶模式

项目实施以来,不仅超额完成所有绩效指标,更探索出了京蒙协作背景下社会组织帮扶的有效路径:

一是专业性与文化敏感性并重。既引进先进心理服务理念,又扎根当地文化土壤,使服务真正"接地气、有温度"。

二是"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通过培育本地护理骨干、建立心灵驿站、留下300册蒙汉双语指导手册,确保服务可持续。

三是多元协同机制创新。建立跨部门协作平台,激发当地资源活力,形成长效服务机制。

科右中旗民政部门负责人表示:"这项帮扶不仅带来了专业服务,更教会了我们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结合,打造具有牧区特色的为老服务模式。"

京蒙协作科右中旗为老服务项目的成功实践表明:农村牧区养老服务需要系统规划、专业支撑和文化创新三管齐下。这一创新模式为全国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也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贡献了北京智慧。随着项目经验的推广,这套"可看、可感、可持续"的服务模式将在更广袤的土地上惠及更多老年人。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36778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