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军爱警网窦素芬走访杨义口头三村:传承红色薪火,续写发展新章
时间:2025-07-16 14:44:52
阅读量:0
来源:
2025年7月16日,八一建军节的脚步渐近,同时也迎来了唐山大地震49周年的特殊节点。在这个意义非凡的日子里,拥军爱警网外联部副主任窦素芬走进基层,踏入唐山市丰南区岔河镇杨义口头三村,开启了一场饱含深情的铭记英烈、传承红色基因之旅。

杨义口头三村,犹如历史长河中一颗熠熠生辉的红色明珠,它是冀东农村最早建立党支部的村庄之一,静静镶嵌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广袤土地上。村委书记王海东满怀热忱与敬意,为众人徐徐讲述着杨春霖烈士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以及新时代杨三村在红色精神光辉照耀下的璀璨发展之路。

回溯往昔,自杨三村党支部成立以来,油葫芦泊宛如一位沉默而坚毅的见证者,目睹了那段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岁月。党支部凭借着坚如磐石的信念和勇往直前的无畏勇气,如同一把炽热的火炬,点燃了民众心中的斗志与力量。他们不仅在群众中扩大了党的影响力,更如同磁石一般,吸引着周边村落的大批优秀儿女投身到革命与建设的滚滚浪潮之中。岁月悠悠,如今杨三党支部的党员人数已突破200余名,争先入党的红色传统在一代又一代村民中薪火相传,成为这个村庄最为珍贵的精神瑰宝。

时光的车轮滚滚向前,杨三党支部的活动阵地也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巨变。曾经那简陋的土坯屋,宛如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见证着往昔的艰难岁月;而如今宽敞明亮的会议室,则似一颗闪耀的新星,昭示着时代的蓬勃发展。这一变迁,不仅仅是物质条件的极大改善,更是时代进步的生动缩影。新中国成立后,杨三村党支部如同一位睿智而果敢的领航者,带领着群众积极投身于热火朝天的生产建设之中。共产党员们以无私奉献为笔,用自己的车辆、牲畜为墨,帮助困难户解决生产难题,让昔日干涸的旱地摇身一变成为肥沃的水浇地,庄稼产量实现了成倍增长。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杨三村党支部再次勇立时代潮头。他们率先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如同点亮了一盏希望的明灯,引导村民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从单一的粮食经营向多元化、规模化经营转变。在党支部的引领下,杨三村经济发展如日中天。如今,村庄拥有363户、1200多位村民,2000多亩肥沃耕地,2024年村集体收入高达58万余元,在全镇发展中脱颖而出,名列前茅。“奋勇争先,永不停步”的红色杨三精神,如同一股奔腾不息的血脉,深深融入每一位党员的灵魂深处,成为推动村庄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引擎。
为了更好地传承杨春霖烈士的红色血脉,杨三村党支部与老党员刘俊国多年来不辞辛劳、四处奔走。2010年,他们踏上了搜集杨春霖烈士旧物、旧事以及杨三村党支部历史资料的征程;2012年,他们将杨春霖的光辉事迹精心编撰成册,让英雄的故事得以永久流传;2013年,他们用细腻的笔触将那段历史绘制成手绘图,让红色记忆更加鲜活生动;2014年,他们在村委会精心规划出两间屋子,专门设立杨春林纪念室,将其打造成本村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并坚持日常开放,供广大群众参观学习。未来,杨三村将充分发挥“杨春霖招牌”的独特优势,如同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将红色历史与红色遗址深度融合,打造一座集革命旧址与党建文化于一体的宏伟纪念馆,用心守护好这片珍贵的红色根脉。
如今的杨义口头村,宛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处处洋溢着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宽敞整洁的乡村道路两旁,绿树葱茏,仿佛是大自然精心绘制的绿色长廊;新颖靓丽的花园广场上,村民们欢声笑语,这里成为了他们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温馨港湾;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前,花团锦簇,如同一幅五彩斑斓的织锦,点缀着村民们的幸福生活。村民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与满足的笑容,他们的眼眸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坚定信心。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杨义口头三村以实际行动深情诠释了对英烈的深切缅怀和对红色精神的执着传承。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如同矫健的骏马,正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勇驰骋。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