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新区:绿道映活力 人才聚动能 年轻新城跑出高质量发展加速度
时间:2025-10-02 19:12:21
阅读量:0
来源:
近日,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绿道上热闹非凡,大批市民沿湖慢跑、骑行,芦苇荡与现代化建筑相映成趣,自然生态与城市活力在此交融。作为2025成都世运会重要赛区,这里生动践行着“绿道即跑道,公园即赛场”的城市理念,更折射出这座年轻国家级新区“运动即生活、自然即日常”的独特魅力——而这份魅力,正成为其吸引青年人才、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能。

绿道为媒:生态场景里的“日常运动哲学”
清晨7点,兴隆湖绿道已迎来首批跑者,其中既有提前出门锻炼的上班族,也有带着孩子骑行的家庭。“不用特意去健身房,绕湖跑一圈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打卡湖景,这是在新区生活最舒服的事。”落户天府新区3年的程序员李阳说。
如今,这样的场景在天府新区已成常态。依托兴隆湖、鹿溪河等生态资源,新区构建起“绿道串联公园、公园嵌入城市”的空间格局,让运动从“刻意安排”变为“日常选择”。数据显示,仅兴隆湖周边绿道,日均使用人次超5000,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首选地”,也让“绿道即跑道,公园即赛场”的理念从口号落地为可感知的生活体验。


生态魅力背后,是天府新区对青年人才的强大吸引力。作为2014年获批的国家级新区,短短十余年,这里已成为年轻人追逐梦想的“热土”:截至2024年底,近20万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在此落户,户籍人口年龄中位数约34岁,“年轻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新区前列。
这份吸引力源于“双向奔赴”的良性互动。为留住青年人才,新区推出“天府英才计划”,涵盖产业扶持、住房补贴、创业贷款贴息等20余项政策,仅2024年就发放人才补贴超8亿元;同时,建设人才公寓、社区托育中心等配套设施,解决年轻人“住房难”“育儿难”问题。“不仅给政策,更给生活温度,这是我选择留下的原因。”在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工作的博士王媛说。而青年人才的涌入,也为新区注入创新活力——目前,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5%,80%以上的科研项目由35岁以下团队牵头。


人才集聚催生产业蝶变。在天府数字文创城,年轻团队正研发VR文旅项目;在成都科学城,科研人员攻克量子通信关键技术;在孵化中心,刚毕业的大学生带着“绿色建材”项目与投资人洽谈……如今的天府新区,已形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集群,2024年相关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新区发展的核心密码。”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区将持续优化“生态+人才+产业”发展模式,推进绿道网络与产业园区、商业街区无缝衔接,同时加大对青年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力争到2026年,青年人才总量突破25万,新兴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湖畔的奔跑仍在继续,新城的“加速度”从未停歇。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极核,天府新区正以生态为笔、人才为墨、产业为纸,书写着“年轻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答卷,在新时代的赛道上跑出更精彩的未来。


绿道为媒:生态场景里的“日常运动哲学”
清晨7点,兴隆湖绿道已迎来首批跑者,其中既有提前出门锻炼的上班族,也有带着孩子骑行的家庭。“不用特意去健身房,绕湖跑一圈既能呼吸新鲜空气,又能打卡湖景,这是在新区生活最舒服的事。”落户天府新区3年的程序员李阳说。
如今,这样的场景在天府新区已成常态。依托兴隆湖、鹿溪河等生态资源,新区构建起“绿道串联公园、公园嵌入城市”的空间格局,让运动从“刻意安排”变为“日常选择”。数据显示,仅兴隆湖周边绿道,日均使用人次超5000,成为市民休闲运动的“首选地”,也让“绿道即跑道,公园即赛场”的理念从口号落地为可感知的生活体验。


人才为核:“双向奔赴”筑牢年轻基底
生态魅力背后,是天府新区对青年人才的强大吸引力。作为2014年获批的国家级新区,短短十余年,这里已成为年轻人追逐梦想的“热土”:截至2024年底,近20万本科及以上青年人才在此落户,户籍人口年龄中位数约34岁,“年轻指数”位居全国国家级新区前列。
这份吸引力源于“双向奔赴”的良性互动。为留住青年人才,新区推出“天府英才计划”,涵盖产业扶持、住房补贴、创业贷款贴息等20余项政策,仅2024年就发放人才补贴超8亿元;同时,建设人才公寓、社区托育中心等配套设施,解决年轻人“住房难”“育儿难”问题。“不仅给政策,更给生活温度,这是我选择留下的原因。”在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工作的博士王媛说。而青年人才的涌入,也为新区注入创新活力——目前,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年均增长15%,80%以上的科研项目由35岁以下团队牵头。


产业为基:“产才融合”激活发展新动能
人才集聚催生产业蝶变。在天府数字文创城,年轻团队正研发VR文旅项目;在成都科学城,科研人员攻克量子通信关键技术;在孵化中心,刚毕业的大学生带着“绿色建材”项目与投资人洽谈……如今的天府新区,已形成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低碳、高端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集群,2024年相关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
“人才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新区发展的核心密码。”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区将持续优化“生态+人才+产业”发展模式,推进绿道网络与产业园区、商业街区无缝衔接,同时加大对青年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力争到2026年,青年人才总量突破25万,新兴产业产值突破3000亿元。
湖畔的奔跑仍在继续,新城的“加速度”从未停歇。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极核,天府新区正以生态为笔、人才为墨、产业为纸,书写着“年轻城市”的高质量发展答卷,在新时代的赛道上跑出更精彩的未来。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热度排行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