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

战旗飘扬处,拥军赤子心——从曹恒阅兵观礼看新时代的家国情怀

时间:2025-09-05 15:02:23 阅读量:0 来源: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上,80面抗战英模部队的战旗迎风招展,8000余名受阅官兵以排山倒海之势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在这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盛典中,来自江苏邳州的“全国最美拥军人物”曹恒,作为拥军代表站在观礼台上,用颤抖的双手举起国旗,用湿润的眼眶凝视历史,用澎湃的心跳回应时代的召唤。这场阅兵,不仅是一场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而曹恒的亲身经历,恰恰折射出新时代拥军人对家国情怀的深刻理解与传承。
 
cc048f561eb08a2b0cbdfeb66579440.jpg
 
一、战旗猎猎:历史与现实的时空对话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当曹恒看到由80面抗战英模部队荣誉旗帜组成的战旗方队通过天安门时,这句歌词脱口而出。战旗方队的每一面旗帜,都承载着一段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百团大战白刃格斗英雄连、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这些镌刻着血与火的名字,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更是对精神的传承。
 
曹恒的感动,源于她对历史的敬畏。作为退役军人,她深知每一面战旗背后都是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胜利;作为拥军模范,她更明白这些战旗对当代军人的激励意义。当战旗方队以整齐的队列通过时,历史与现实在此刻交汇——抗战时期的“小米加步枪”与如今的信息化装备形成鲜明对比,但不变的是中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曹恒20余年来坚持拥军的动力源泉。
 
92bc590c9f6d39838fc204661ab8320.jpgb1cf36bdfb3fd08c21c613ebcad09b0.jpg1c217ca43e39821788bdcd06c6e72ba.jpg
 
二、红歌嘹亮:集体共鸣中的情感共振
 
观礼现场,当《义勇军进行曲》《保卫黄河》等经典旋律响起时,曹恒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代表齐声高唱。她发现,这种集体共鸣带来的震撼,远非电视机前所能比拟。“在现场,你能感受到每个人的心跳都与祖国的脉搏同频共振。”曹恒说。这种情感共振,源于对共同历史的认同,更源于对家国命运的深切关怀。
 
曹恒的经历印证了这一点。从1999年与哥哥双双入伍,到退役后接过父母的“拥军接力棒”,她始终将军人视为“最可爱的人”。多年来,她走进军营送温暖、奔赴灾区鼓士气、慰问军烈属传真情,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军民鱼水情”的深刻内涵。此次阅兵观礼,让她更加坚信:拥军不是单方面的付出,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当现场观众自发为受阅官兵鼓掌欢呼时,她看到了一个民族对军人的尊崇,也看到了拥军事业的光明未来。
 
三、老兵敬礼:和平年代的永恒铭记
 
观礼中,一个细节让曹恒久久难忘:习近平总书记俯身与抗战老战士一一握手、亲切问好。这些平均年龄超过90岁的老人,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拄着拐杖,但当他们抬起颤抖的右手敬礼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他们用青春和热血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曹恒说。
 
这种铭记,不仅体现在对老兵的尊重上,更体现在对精神的传承上。曹恒的父母是“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他们用货车跑运输时始终将军人视为“恩人”,免费为部队运送物资;曹恒与哥哥退役后,继续将这份情怀发扬光大。他们走进光荣院陪老人聊天,为偏远地区官兵送去文艺演出,甚至在抗震救灾中与战士并肩作战。这种代际传承,让拥军事业成为一种家族使命,更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
 
四、初心如磐:拥军路上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观礼,对曹恒而言既是荣誉,更是责任。作为“全国最美拥军人物”,她深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拥军群体的形象。当受阅官兵迈着整齐的步伐接受检阅时,她挥舞国旗的手从未停下;当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她认真记录的笔从未停歇。这些细节,折射出她对拥军事业的赤诚之心。
 
曹恒的担当,源于她对军人职业的深刻理解。她曾说:“军人把青春献给国防,我们把温暖送给军人。”这种理解,让她在拥军路上始终保持初心。无论是为边防官兵缝制御寒鞋垫,还是为军烈属解决实际困难,她都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她的行动证明:拥军不是口号,而是需要脚踏实地的付出;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坚守。
 
五、精神传承:让拥军成为全社会的行动
 
阅兵结束后,曹恒在朋友圈写下这样一段话:“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今天的军人值得尊崇。我会继续做好拥军工作,带动更多人加入这个行列。”这段话,道出了她对未来的期许。
 
事实上,曹恒已经在用行动践行这一期许。她被多个连队聘为名誉政治指导员、名誉班长,通过与官兵的近距离接触,了解他们的需求;她利用社交媒体宣传拥军事迹,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国防事业;她甚至带动身边的同事、朋友参与拥军活动,形成“一人拥军、全家参与”的良好氛围。这种“滚雪球”式的效应,让拥军事业从个人行为升华为社会行动。
 
结语:战旗永飘扬,家国共担当
 
曹恒的阅兵观礼经历,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更是一次精神的升华。从战旗方队的猎猎作响,到红歌嘹亮的集体共鸣;从老兵敬礼的永恒铭记,到初心如磐的责任担当,她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拥军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自觉;抗战精神不是历史的尘埃,而是新时代的动力源泉。
 
今天,当我们站在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回望,不难发现:正是像曹恒这样的拥军人,用点滴行动汇聚成爱的海洋,用坚守初心筑起精神的长城。他们的故事,是家国情怀的生动注脚;他们的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战旗永远飘扬,家国始终担当——这或许就是曹恒带给我们的最深刻启示。(肖奎文照片来自邳州发布)
分享到:
0
相关阅读
    无相关信息
我要评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删稿流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人员查询

版权声明:掌上时报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本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cnxhtv@163.com

中 国 掌 上 时 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20-2028 by www.zgzssb.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41973号-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编号(京)字第09340号

京公网安备 11011502005593号


承运单位:讯点(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咨询热线:010-536778800